基于风环境的襄阳城市通风廊道研究
编号:142 访问权限:公开 更新:2021-09-28 17:32:36 浏览:68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摘要
      以气象部门《城市通风廊道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指南》为依据,基于气象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襄阳城区风环境进行研究,分析襄阳城市内部可利用的潜在风道,为襄阳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襄阳冬季空气污染严重与襄阳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污染物在偏北风的携带下可导致襄阳市空气质量在极短时间内飙升至重度、严重污染且消退缓慢,污染持续时间较全省其他地市较长。(2)襄阳年平均风速为2.6m/s,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南风(SSE)。3—7月主导风向为东南偏南风(SSE),8月—次年2月为偏北风。偏南风、偏北风的风速明显偏大于其他风向的风速。城市内部不同区域主导风向明显不同。(3)RBLM区域边界层模式模拟结果表明:城市内部风场风向和主导风向较为一致,说明风速较大时城市建筑物对风的影响较小;软轻风条件下,城市内风向受局地地形及建筑影响较大。(4)襄阳市城区建筑密度超50%以上的建筑群相对集中的聚集在樊城区东部及襄城区东北。樊城区、襄城区和张湾镇西部城市用地地表粗糙度集中大于0.5,其他地区地表粗糙度普遍低于0.3。襄阳城市内部通风潜力等级以无为主,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的通风潜力等级以一般为主,略好于建筑密集区域。汉江、唐白河等河流通风潜力良好。(5)夏季襄阳市热岛空间分布基本与襄阳城市建成区的轮廓相一致。夏季热岛区主要是城市建筑密集区。大面积成片强热岛区域位于米庄镇的中南部、团山镇南部及樊城区的西部。在相同条件下,水体的降温效应总体大于植被的降温效应。汉江流域1.2km范围内的水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能力最强。(6)襄阳市区强绿源主要由汉江及其支流、米庄镇和张湾镇零星湖泊组成;较强绿源主要分布在襄城区南部和尹集乡北部交汇及东津镇南部的山地林区、樊城区西北城郊和东津镇东部城郊的局部林区及汉江沿岸林区;而张湾镇北部和东部城郊、东津镇大部地区均属于弱绿源区。(7)综合考虑城市用地类型现状、未来规划、城市背景风环境、地表通风潜力、城市热岛、绿源空间分布,发现襄阳城区存在4条可以利用的风道。
关键词
城市通风廊道 城市热岛 通风潜力
报告人
向华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稿件作者
向华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3日

    2021

    10月15日

    2021

  • 09月28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08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 10月31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