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波段双偏振雷达的一次强雹暴过程观测分析
            
                编号:23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2-07-04 17:33:08                浏览:72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摘要: 利用宁波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和实地冰雹调查资料,对2020年3月21日浙江省中北部一次强雹暴灾害过程(简称“03.21”过程)的天气背景和双偏振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雹暴过程环流形势属于低层暖平流强迫类型,雹暴影响过程约4 h,雹暴A和B先以强的对流单体形态移动,在自西向东移动过程中分别加强为超级单体。(2)典型降雹时次具有明显的三体散射特征(TBSS),垂直剖面图上强回波(>50 dBz)伸展高度超过-20℃层,低层的弱回波,中高层悬垂回波明显。雹暴A还呈现出典型的悬垂回波-BWER-回波墙结构。(3)冰雹区出现了ZDR冰雹信号,对应的反射率因子(ZH)均大于65 dBz,差分反射率因子(ZDR)介于-2.0~0 dB,相关系数(CC)介于0.80~0.98;当云中有冰雹粒子时,差分传播相移(KDP)可以进一步判断云中为纯雹还是雨夹雹,但KDP无法用于判断大冰雹。(4)HCL产品较好的反映了空中冰雹的分布和演变,根据低仰角的冰雹色标可以更好的预判冰雹落区;但HCL产品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空报,还需结合双偏振参量作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判断出冰雹的发生和落区。
             
            
            
            
                    稿件作者
                    
                        
                                    
                                        
                                                                            
                                    李云
                                    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
                                
                                    
                                                                                                                        
                                    吴福浪
                                    中国民用航空宁波空中交通管理站气象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