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消期北半球陆地季风降水变化趋势及原因的模拟研究
            
                编号:114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1:23:25                浏览:85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理解北半球陆地季风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外强迫的响应对预估未来季风变化至关重要。目前针对末次冰消期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亚非季风存在同步变化关系。本研究利用耦合了氧同位素模块的地球系统模式(iCESM)的末次冰消期气候模拟试验(iTraCE)结果,对距今20-11ka期间北半球陆地子季风区的变化趋势及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与重建资料的对比发现,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亚非季风区氧同位素变轻的长期趋势特征,且模拟的降水和季风环流均呈增加的趋势。然而,北美季风区氧同位素的趋势变化并不明显,模拟的降水的上升趋势也不显著。基于单因子敏感性试验分析表明,末次冰消期以来轨道参数、冰盖融化引起北美季风降水增加,但是温室气体对北美季风降水的长期趋势具有负贡献,两者作用相互抵消,是导致北美季风的变化趋势不显著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得到的结果与CMIP6多模式模拟的未来变暖情景下温室气体导致北美季风减弱趋势的结果相似。
 
             
            
                关键词
                末次冰消期,北半球陆地季风降水,变化趋势,气候模拟
             
            
            
                    稿件作者
                    
                        
                                    
                                                                                                                        
                                    陈萌萌
                                    南京师范大学
                                
                                    
                                        
                                                                            
                                    孙炜毅
                                    南京师范大学
                                
                                    
                                                                                                                        
                                    刘健
                                    南京师范大学
                                
                                    
                                                                                                                        
                                    严蜜
                                    南京师范大学
                                
                                    
                                                                                                                        
                                    宁亮
                                    南京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