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变化对欧亚大陆秋季降温的影响机制研究
            
                编号:207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09:27:29                浏览:71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21世纪初以来欧亚大陆中部却出现了秋季降温现象。虽然已有研究表明降温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和西伯利亚高压密切相关,但欧亚大陆秋季气温变化机理尚需进一步探索。本研究基于IMS雪冰数据,分析了2004-2020年欧亚大陆中部地区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其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气象驱动场、参数化方案在研究区的适用性,构建了本地化的中尺度数值预报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最后,为探究积雪变化对秋季气温的影响,利用控制性和敏感性试验模拟试验结果,定量评估了2004-2020年积雪变化对秋季气温影响的时空格局和贡献率,并从能量通量和辐射收支角度,探讨了欧亚大陆中部地区积雪变化对秋季气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近17a来,秋季积雪覆盖率(snow cover percentage,SCP)的年际变化呈显著(p<0.05)增加趋势。2004-2020年研究区秋季气温呈不显著(p>0.05)的下降趋势,变化率为-0.867℃/10a;而2004-2018年降温趋势显著(p<0.05),变化率为-1.425℃/10a。从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来看,2004-2020年秋季气温呈现下降区域的面积占比为98.21%,其中显著(p<0.05)下降的区域面积占比为16.03%。2004-2018年呈现下降区域的面积占比为99.36%,其中显著(p<0.05)下降的区域面积占比为20.89%。2004-2020年积雪变化对秋季气温变化趋势的贡献率分别约为28.99%。积雪引起的秋季气温变化与同期气温变化相关性较高的地区集中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地区(48-60°N),包括西西伯利亚平原、哈萨克丘陵、萨彦岭、蒙古高原、勒拿河沿岸高原等地形区(面积占比54%),说明这些地区积雪对气温变化的解释性更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