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黄土高原不同农作物下垫面小气候与蒸散发特征观测分析
            
                编号:249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5 18:05:02
                                浏览:816次
                张贴报告
            
            
            
                摘要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研究不同农田下垫面的陆面过程差异对于认识区域陆气相互作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甘肃省庆阳市的农田微气象和蒸渗仪观测数据,分析了苹果、玉米、小麦三种不同农作物下垫面的小气候和蒸散发特征差异;利用相关分析与敏感性分析,探究了不同农作物下垫面蒸散发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生长季苹果地的温度、地气温差较小;玉米地相对湿度高于小麦地,在冠层内最明显;小麦地月平均饱和水汽压差全年均较高;三地净辐射年均值分别为77.74 W/m2(苹果地)、73.62 W/m2(玉米地)、84.15 W/m2(小麦地);玉米地地表反照率全年都较小,但在5月由于地膜覆盖明显增大;(2)生长季内三种下垫面蒸散发速率整体高于非生长季,生长中期玉米的蒸散发最大,最高能达到4.9 mm/d,小麦地全年日蒸散发量小于3 mm/d;蒸散发量日变化规律基本遵循生长中期> 生长初期> 成熟期;整个生长季内,苹果地日蒸散发量变化最大,小麦地日蒸散发量变化比较稳定;正午时刻由于气孔关闭,使得蒸散发出现一个短暂的低谷;(3)净辐射是苹果地和玉米地生长期内蒸散发变化最主要的气象驱动因子,但对小麦地生长季蒸散发的影响相对较小;三地生长季蒸散发对于饱和水汽压差的敏感性均小于非生长季。
             
            
                关键词
                黄土高原;农田小气候;蒸渗仪;蒸散发;敏感性分析
             
            
            
                    稿件作者
                    
                        
                                    
                                                                                                                        
                                    谢丽君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奥银焕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