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发展的古气候背景定量重建初步研究
编号:265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22:43:51 浏览:34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7:5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7A] 17A、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17A-2] 17A-2 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随着研究手段的丰富,对古气候的研究已经从定性向定量重建研究转变。在环境考古的研究中,古气候的定量化重建结果和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厘清文化发展的环境背景和揭示人类活动信号,进而为文化发展兴衰的可能原因提供更多参考。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5300-4300 cal yr BP)实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其文化的兴衰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以良渚古城遗址内一连续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剖面的植硅体、孢粉组合和粒度等指标分析,并结合孢粉数据的WAPLS(加权偏最小二乘回归)定量化方法和植硅体的温暖指数与干旱指数,同时综合研究区其他钻孔信息,对良渚文化时期(5300-4300 cal yr BP)古城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变化定量化重建和以水稻种植为特征的人类活动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良渚文化前及文化早中期,孢粉定量化重建的年均降水量减少,同期年均温升高,反映气候的暖干趋势,在当时高海平面的环境下为良渚人定居于此提供便利。良渚文化时期,湿地生长的蓼科和狐尾藻属植物的比例增加标志着浅水湿地环境出现,植硅体序列中于良渚文化早期阶段第一次出现了水稻扇型植硅体,且在随后文化进程中持续出现,给予了良渚文化时期人类种植水稻的信息。良渚文化末期,气候转冷,年均降水快速增加,孢粉和植硅体的浓度急剧下降,也许是极端气候(如极端降水、山洪等)导致的微体化石信息的缺失。
同时,研究发现植硅体的干旱指数与孢粉定量化重建的年均降水和年均湿度、植硅体的温暖指数与孢粉的年均温在大部分序列中有很好的对应,表明两者在反映干湿冷暖状况上的一致性,但在良渚文化时期却出现异常的情况,可能是人类农耕活动对区域植被(尤其草本植物)的影响,导致植硅体在指示气候环境时有较多的人为信号干扰,在未来的研究中会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良渚文化,环境考古,古气候重建,人类活动,定量重建
报告人
冯丹
南京大学

稿件作者
冯丹 南京大学
马春梅 南京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