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增温对湖泊消落带短尖薹草和泥滩地CO2和CH4排放的影响
            
                编号:46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3:37:06                浏览:738次
                快闪报告
            
            
            
                摘要
                湖泊消落带由于周期性出露于水面受水位波动明显,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的热点区域,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域。然而目前对其植被与土壤如何响应增温,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如何变化目前仍缺少了解。本研究通过在洞庭湖原位取土构建中宇宙控制平台进行模拟增温,设置与洞庭湖相对应的短尖薹草与泥滩区,通过短期增温(4个月)探究增温与否对两种生境温室气体排放、植物生长与生物量、滩面高程变化等的系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红外辐射灯管可较好的模拟增温,气温、土温增温效果分别为1.65 ± 0.46℃和2.04 ± 0.41℃;(2)增温在前期(2个月)可促进植物快速生长,但这一效应在增温结束后消失;(3)增温显著增加泥滩地CO2排放量可高达82%(P<0.001),但对于短尖薹草生境增加并不显著;(4)增温使短尖薹草生境的CH4排放量减少了24%,泥滩地的CH4吸收量增加了76%;(5)滩面高程变化与CO2通量变化相关显著(P<0.05),可有效解释CO2通量增加的原因,推断短期增温引起的土壤板结是CO2通量增加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湖泊消落带受气温变化后CO2和CH4排放将会发生显著变化,探究植物生长与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可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湖泊湿地碳动态,有助于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与利用。
 
             
            
            
            
                    稿件作者
                    
                        
                                    
                                                                                                                        
                                    胡又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卢伟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