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光谱库建设及碳储量估算
编号:71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7:02:56 浏览:31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6:21(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3min

所在会场:[7B] 7B、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7B-2] 7B-2 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大兴安岭森林是我国最大的连片林区,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碳库之一,其森林蓄积量约为9.4亿立方米,碳储量超过17亿吨,每年固碳超过2000万吨。精确测算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对我国顺利完成“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清查在样方尺度提供了高精度的蓄积量/碳储量数据,然而其在非采样地区的误差较大。遥感技术是获取空间连续碳储量分布的唯一手段。现有研究一般基于少数卫星影像数据直接与碳储量建立联系,存在以下问题:(1)对单一数据依赖性强,数据质量不高(如云污染)时局限性大,(2)缺乏从多个光谱尺度和空间尺度描述森林的能力,(3)忽略对碳储量组分(如胸径、树高和树种)的量化。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遥感技术在碳储量精确、精细估算上的应用能力。从这些问题出发,本研究首先构建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光谱库,建立各类卫星光谱与碳储量组分间的关系,从而精确估算碳储量。光谱库的构建包含了2021−2022年200余个森林样方的野外调查数据,以及在对应样方上提取的多光谱分辨率(Landsat-8, Landsat-9和Sentinel-2)、高空间分辨率(高分一号、二号、六号、七号)和高光谱分辨率(资源一号02D)反射率数据。研究使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在多级光谱数据和样方尺度碳储量组分(胸高截面积、平均数高和木制密度)间建立关系;同时,搜集大兴安岭各地区、各物种的异速生长模型方程,最终计算碳储量。研究结果显示了不同卫星数据在反演碳储量组分上的精度差异,证实了遥感数据在不同空间分辨率上估算碳储量数据的能力。研究结果说明了森林光谱库建设在碳储量估算中的巨大潜力,方法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和更长时间尺度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碳储量估算,森林光谱库,大兴安岭,异速生长模型,随机森林
报告人
曹森
深圳大学

稿件作者
曹森 深圳大学
石铁柱 深圳大学
王作敏 大连海事大学
贾中甫 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