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红树林孔隙水交换率及其碳通量的研究-以漳江口红树林为例
            
                编号:107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1:34:56                浏览:1330次
                张贴报告
            
            
            
                摘要
                红树林是重要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为了评估红树林系统的碳循环过程,我们在中国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时间序列的观测。我们使用224Ra作为示踪剂计算了冬季漳江口红树林潮沟中孔隙水交换速率及其碳通量。结果表明,红树林潮沟中由孔隙水交换衍生的总碳通量占红树林植被净固碳量的约一半,相当于红树林土壤碳累积量的数倍。此外,从碳的输送形式看,潮沟向近海水域输送的碳几乎全部为DIC,这些碳可能会储存在近岸水体中。这一过程暗示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可能被严重低估了。因此,定量分析孔隙水交换及其造成的土壤碳损失对于了解红树林湿地固碳机制至关重要。
             
            
                关键词
                红树林,孔隙水交换,碳侧向输运,224Ra
             
            
            
                    稿件作者
                    
                        
                                    
                                                                                                                        
                                    顾李晖
                                    厦门大学
                                
                                    
                                        
                                                                            
                                    王桂芝
                                    厦门大学
                                
                                    
                                                                                                                        
                                    李青
                                    厦门大学
                                
                                    
                                                                                                                        
                                    姜卫振
                                    厦门大学
                                
                                    
                                                                                                                        
                                    孙亚飞
                                    厦门大学
                                
                                    
                                                                                                                        
                                    马鹏春
                                    厦门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