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副热带偶极子对印度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影响及机制
            
                编号:118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5-08 13:32:12
                                浏览:1146次
                张贴报告
            
            
            
                摘要
                本研究使用GECCO3再分析数据探讨了印度洋副热带偶极子(IOSD)成熟期印度洋经向翻转环流(IMOC)的变化及机制。我们将IMOC分解为Ekman项、地转项、外模项和残差,在正IOSD成熟期,IMOC呈现逆时针环流异常,这主要由Ekman项和地转项引起。Ekman项在10°S-30°S占主导,由反气旋(气旋)式风场异常导致的海水辐聚下沉(辐散上升)引起;而地转项在5°S-20°S占主导,由纬向海平面高度异常(SLA)梯度导致,西部负SLA与局地和遥远风应力有关,东部正SLA则与东边界反射有关。Parallel Ocean Program (POP2)大洋环流实验进一步表明,Ekman项异常受同期风场影响,地转项异常则由同期和前期风场共同导致。
             
            
                关键词
                印度洋副热带偶极子,印度洋经向翻转环流,ekman,地转,模式
             
            
            
                    稿件作者
                    
                        
                                    
                                                                                                                        
                                    张琳芳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姚凤朝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王俞杰
                                    中山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
                                
                                    
                                                                                                                        
                                    王东晓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