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冬季我国气温暖冷转折的成因分析与预测研究
编号:118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2:25:53 浏览:251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9:33(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暂无文件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冬季季节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如强寒潮、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这种在气候变暖期间发生的极端寒冷事件,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反而造成了更加严重的破坏。我国冬季经常出现季节内气温变化大,前冬和后冬气温异常相反的观测事实。2021/2022年冬季我国气温在季节内变化方面,呈现“前冬暖、后冬冷”的特点,2022年2月气温持续偏低,为近10年以来最冷的2月。研究表明在前冬,我国暖异常主要与拉尼娜事件引发的PNA型(太平洋-北美)Rossby波列下游的异常反气旋系统有关。在后冬,由于对赤道中太平洋增暖和热带印度洋偶极子的环流响应,来自高纬度和热带印度洋两个“负-正-负”Rossby波列共同导致了东亚异常气旋系统。与此同时,贝加尔湖北侧的反气旋阻塞系统给中国带来了强冷空气,导致我国后冬地表气温的显著下降。全球气候模式与区域气候模式是我国客观化气候预测的重要工具。全球气候模式可以提前五个月预测此次气温转折事件,但转折幅度较弱。通过动力降尺度,区域气候模式准确预测了2021/2022年冬季前暖后冷的转折特征,这主要得益于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优化的低空物理过程。源于更精细更合理的物理过程刻画和良好的模式嵌套技术,区域气候模式有潜力为灾害性气候事件提供更加精准的客观化预测服务。
关键词
暖冷转折,冬季气温,模式预测
报告人
赵崇博
高级工程师 国家气候中心

稿件作者
赵崇博 国家气候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