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厄尔尼诺期间西风爆发的不同特征及其与赤道中西太平洋海温之间的联系
            
                编号:119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2:25:55                浏览:1180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循环演变过程中,西风爆发(Westerly Wind Burst;WWB)作为一种高频大气扰动现象,对厄尔尼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阐明了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厄尔尼诺期间 WWB季节性演变差异及其与局地海温异常之间的联系。在非周期性厄尔尼诺期间,WWB普遍在发展年春季活跃于赤道中西太平洋;而在周期性事件中,直到发展年夏季才能观测到活跃的 WWB。研究表明,在ENSO相关的大尺度海温场建立之前,WWB的季节性差异主要受到赤道太平洋中西部海温异常激发的大气深层对流活动的调制,同时耦合模式也能够真实再现上述现象及物理关系。该工作从ENSO循环的角度探究了WWB与厄尔尼诺之间的复杂联系,加深了我们对厄尔尼诺发展过程的理解。
 
             
            
                关键词
                西风爆发,厄尔尼诺发展演变,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厄尔尼诺,中西太平洋海温
             
            
            
                    稿件作者
                    
                        
                                    
                                                                                                                        
                                    刘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张文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宣卓林
                                    浙江省气象台
                                
                                    
                                                                                                                        
                                    姜枫
                                    Columbia University
                                
                                    
                                                                                                                        
                                    胡苏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