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坝前后河道温室气体排放——以澜沧江中游为例
            
                编号:165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7:22:01                浏览:128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随着人们对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担忧不断升级,围绕水电是否符合绿色能源的争论也变得越来越激烈。然而,由于缺乏大坝建设前后河流温室气体排放的直接观测数据,量化大坝建设对河流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具有挑战性,因此量化大坝建设对河流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具有挑战性。本研究通过2016年、2018年和2023年3次野外观测,定量分析了澜沧江中游筑坝前后河道温室气体扩散通量的差异。研究了澜沧江中游2016年、2018年和2023年三个时间段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水库建设显著增加了原天然河流的温室气体排放,河道中的碳(C)倾向于以甲烷(CH4)的形式释放。甲烷产生途径主要以乙酸分解形式产生。随着水库的运行,氧化亚氮(N2O)的增温效应逐渐减弱,而CH4的增温效应稳步增强。水库建设后沉积物空间分布的变化是导致温室气体空间差异的关键因素。
 
             
            
            
            
                    稿件作者
                    
                        
                                    
                                                                                                                        
                                    周旭东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陈求稳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