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质流视角的全球关键原材料贸易隐含碳流动格局演变分析
            
                编号:210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2:27:22                浏览:1231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钢铁、铝、水泥等关键原材料是支撑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生产分布不均、全生命周期能耗大、生态环境影响显著的特征。全球生产网络下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自由化导致了生产与消费的跨国界分割,以贸易流动为载体,关键原材料以资源产品、制成品及最终消费品等多种产品形式实现国家间跨区域流动,同时也带来了碳排放的负荷转移。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和出口国,承担了大量的碳排放负荷转移。为此,本研究为基于产品生产碳足迹,以CBAM初始框架下的典型原材料产品为例,通过追踪关键原材料产品的全球贸易流动,厘清了伴随产品贸易的关键原材料隐含全球碳转移格局、路径及其特征;进一步,构建关键原材料贸易角色评估模型,评估了主要国家特别是中国在关键原材料产品隐含碳流动格局中的角色及相互关系,试图为明晰我国贡献,提升我国在贸易谈判和对外合作的话语权,推动全球减碳战略合作提供决策支持与建议。
 
             
            
            
            
                    稿件作者
                    
                        
                                    
                                                                                                                        
                                    汤林彬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陈伟强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