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吉构造带稀有稀土成矿规律简述
编号:222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0:47:03 浏览:280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1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5]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暂无文件

摘要
辽吉构造带发现稀有稀土矿床(点)10余处,且多数矿床与碱性岩体密切相关。作者团队针对以上矿床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工作,其中,片石山、岗山和李家堡子矿床的成矿岩体为碱性花岗(斑)岩/伟晶岩,施家和赛马矿床的成矿岩体分别为石英正长岩和霓霞正长岩,片石山矿床(67±2.2 Ma)和岗山矿床(110±1.2 Ma)形成于燕山期,施家矿床(226.3±2.4Ma)和赛马矿床(224.4±6.1Ma)是印支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李家堡子矿床(2501±11Ma)与吕梁运动有关(Ju et al., 2019;鞠楠等,2022;姚玉增等,2023)。由此得知,区域上共发生三期稀有稀土成矿作用,即中生代的燕山晚期和印支晚期以及元古代的吕梁期,且均与板块俯冲作用下的拉张环境有关,而这些岩浆岩或源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
关键词
辽吉构造带,稀有稀土,成矿作用
报告人
鞠楠
高级工程师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稿件作者
鞠楠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