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数据约束的青藏高原总初级生产力的模拟
            
                编号:235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2:03:26                浏览:138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GPP)是大气和地表之间最大的碳通量。然而,由于模型模拟的叶面积指数(LAI)存在偏差,想要准确模拟生态系统GPP对大多数陆地表面模型(LSM)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2003-2019年期间的遥感LAI数据集代替模型模拟的LAI来驱动基于光合作用生化过程的GPP估算机理模型,模拟青藏高原高山生态系统GPP的时空变化。本研究估算的青藏高原GPP年总量为540.8±27.3 Tg C yr-1,与通量塔测量和遥感估算得出的基准数据集接近。同时,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青藏高原GPP以2.6 Tg C yr-2的速率显著(P<0.01)增加。其中,由LAI增加带来的冠层变绿贡献了GPP上涨的26.6%,气候变暖和土壤水的直接贡献了GPP变化的66.3%,然而由于青藏高原高山生态系统年均温较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直接贡献仅占6.3%。本研究表明,用遥感LAI数据集约束机理模型能够合理模拟GPP的时空变化。另外,鉴于模型模拟LAI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当前LSM对LAI的高估,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改进LSM中LAI模拟的重要性,以及在调整GPP模拟参数时约束LAI的必要性。
 
             
            
                关键词
                青藏高原;总初级生产力;叶面积指数;气候变化;陆地表面模型
             
            
            
                    稿件作者
                    
                        
                                    
                                                                                                                        
                                    陈绍远
                                    北京大学
                                
                                    
                                        
                                                                            
                                    刘丹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吴巧丽
                                    北京建筑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