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页岩和富油煤生烃动力学特征差异及对页岩油和煤焦油多层合采的启发
            
                编号:241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2:31:54                浏览:127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长7段)页岩成熟度小于1.0%的区域面积占该段页岩总面积的90%,通过原位转化采收率有望达到30~60%(杨智等,2017;赵文智等,2020;郑瑞辉等,2023);延安组富油煤资源量位居全国首位(杨甫等,2023),热解技术可将富油煤中富氢结构转化为焦油、煤气和半焦。因此,原位热解转化是实现长7段中-低熟页岩工业开采和延安组富油煤资源安全绿色开发、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长7段页岩(Ro=0.68~0.70%,TOC=6.61~25.47%)的生烃活化能主频值为53~75kcal/mol,主要生烃期对应的模拟温度为375~460℃;延长组富油煤(Ro=0.62~0.73%,焦油产率为6.39~10.69%)的生烃活化能主频值为64~95kcal/mol,主要生烃期对应的模拟温度为415~520℃。长7段页岩TOC值介于5~38%之间(赵文智等,2018),延安组富油煤焦油产率介于3.6~15.3%之间(杨甫等,2023)。基于页岩TOC、富油煤焦油产率与活化能主频值、主要生烃期温度相关性,可知:在0.5℃/d的升温速率原位转化条件下,长7段页岩主要生烃期对应的热解温度为223~447℃,延安组富油煤主要生烃期对应的热解温度为307~432℃。因此,在长7段页岩原位转化条件下,上层延安组富油煤也达到了高效热解温度范围,可以实现下层页岩油和上层煤焦油的多层合采。此外,页岩油和煤焦油的多层合采还可以有效增加煤焦油流动性,从而提高煤焦油采收率。
 
             
            
            
            
                    稿件作者
                    
                        
                                    
                                                                                                                        
                                    郑瑞辉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鲍园
                                    西安科技大学
                                
                                    
                                                                                                                        
                                    张枝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