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百年来松嫩平原湖泊沉积物有机质输入的人为变化
编号:241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2:35:01 浏览:33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0:39(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2] 主题2、地球化学 [S2-2] 主题2、地球化学 专题2.6、专题2.8(19日上午,4F观海厅1)

暂无文件

摘要
表征人类活动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的输入,对于湖泊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松嫩平原6个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和脂肪烃及其相关参数的地层变化,并与区域文献记录相结合,确定了松嫩平原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和组成,阐明了有机质输入的模式和控制因素。1920年以前,沉积物中短链和中链正构烷烃丰度和Paq值最低,表明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有机质输入最少,长链正构烷烃丰度和TAR值高,表明陆生高等植物有机质输入相对显著,外来有机质占主导地位。这可能代表了1920年以前湖泊环境自然演化下有机质输入的特征。1920—1950年,湖泊沉积物中长链正构烷烃丰度和TAR值的增加显著,表明陆源有机质在这一时期输入量较大且持续增加。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这一时期流域内林业和农业的早期发展导致严重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促进了陆源有机质的输入,沉积物中短链正构烷烃丰度增加,部分湖泊表现出早期富营养化特征,可能与大量黑土及其中的高含量营养盐被输入到湖泊中有关。1950—2000年期间,沉积物中短链和中链正构烷烃丰度以及Paq值增加,表明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有机质输入增大,这与新中国建立后人口大量迁入东北,农业集约化发展和化学肥料使用等造成的营养盐以及土壤剥蚀物加速流入湖泊有关。2000年以后,短链和中链正构烷烃、Paq值均增加到峰值,浮游和沉水植物有机质的输入进一步增加,这是对区域内水产养殖业、旅游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及随后的湖泊富营养化的响应。
关键词
松嫩平原,湖泊沉积物,脂肪烃,富营养化,人类活动
报告人
付欢
硕士研究生 华南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张永东 华南师范大学
付欢 华南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