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低纬度深海海山斜坡的间歇性海山捕获波与地形罗斯贝波观测
            
                编号:258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26 21:30:08
                                浏览:1363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基于围绕采薇平顶海山斜坡(~2500 m)部署的4套潜标观测数据,研究了低纬度深海海山地形捕获波。与通常报导的中、高纬度持久的全日周期海山捕获波不同,采薇海山斜坡海流、温度的次惯性变率主要表现为13–24天与3.3–4.7天周期。它们被解释为间歇性海山捕获波(STWs)与地形罗斯贝波(TRWs)。STWs表现为:海山两侧水平流呈现一对绕海山顺时针传播的反向旋转偶极子,海山两侧方位流速(温度)位相相反。将STWs观测结果与理想波解对比发现,13–24天(3.3–4.7天)周期能量主要对应方位波数1(3)、径向-垂向模态5(3)。当次惯性时间尺度的强能量仅出现在海山一侧时,则解释为垂向捕获尺度为192–379 m、波长为14–28 km的TRWs。上层中尺度扰动可能为这两种波动提供能量。
             
            
                关键词
                Bottom currents; Ocean dynamics; Topographic effects; Oceanic waves
             
            
            
                    稿件作者
                    
                        
                                    
                                                                                                                        
                                    郭斌斌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舒业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王卫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