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亚高山泥炭地泥炭藓扩张与碳累积研究
            
                编号:26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4:15:18                浏览:1318次
                张贴报告
            
            
            
                摘要
                泥炭地是一种主要的湿地类型,作为重要的陆地碳库,对大气起到净降温作用。研究和预测泥炭地的碳源汇过程,对减缓气候变暖和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 高纬泥炭地发生了泥炭藓的扩张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碳源汇过程,而低纬亚热带泥炭地是否也会出现泥炭藓扩张现象仍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采用古生物指标和元素地球化学方法,探讨了我国西南亚高山泥炭藓扩张的现状及其对泥炭地碳累积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西南亚高山地区的部分泥炭地已经发生了显著的植被变化,出现泥炭藓取代莎草科植物的现象。在植被转变的同时,伴随了泥炭碳氮含量的动态变化。未来将结合放射性元素定年重建过去200~300年以来泥炭地生境演替和碳累积序列,评估植被转变的驱动因子以及对泥炭地碳累积的定量影响,为凝练气候变化下的泥炭地碳源汇过程的演变规律提供参考。
             
            
            
            
                    稿件作者
                    
                        
                                    
                                                                                                                        
                                    林湛沂
                                    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