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多井开采及协同效应增产机制
            
                编号:270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5:54:37                浏览:1271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多井开采是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发的一种潜在方式,需要搭配合理的布井方式和生产策略。天然气水合物多井开采条件下产气量显著提高,但是其影响规律和增产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制约了多井系统在水合物开发过程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南海水合物储层地质资料建立了适用于描述多井开采水合物的多场耦合模型,研究了水合物多井开采产能变化规律和储层响应特征,揭示了多井开采条件下协同效应和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多井系统的产能达到相同井数单井产能的1.44倍,并且随着井眼数目和间距的增加而增大。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协同效应指数Ise,实现了协同效应对产能影响程度的定量评价。当井距从60m增加到110m,Ise值从0.70增至1.42,表明扩大井距有助于提高生产率。水合物的生产行为主要由协同效应和流体阻力效应决定。流体阻力效应不利于提高单井生产率,而协同效应则是积极的。同时,两者都受到储层性质、油井类型、井间距和生产策略的影响。上述结论对于促进多井系统在水合物开发中的应用以及实现增产提效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产能,多井系统,协同效应,井距
             
            
            
                    稿件作者
                    
                        
                                    
                                        
                                                                            
                                    董林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李彦龙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吴能友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