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地区新元古代早期刘老碑组丝状藻类化石研究
            
                编号:282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0:12:07                浏览:137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淮南地区新元古代早期的化石种类丰富,是研究该时期生物演化和古环境变化的热点地区之一。本次研究在距今约10亿年的刘老碑组岩芯样品中发现了保存精美的Arctacellularia、Proterocladus等丝状化石,为我们探索中-新元古代界线附近的多细胞真核藻类的演化提供了绝佳的材料。本次研究在刘老碑组岩芯标本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已报道的世界各地中-新元古代的Arctacellularia化石,利用细胞形态数据、拉曼光谱化学空间分布等特征,对Arctacellularia进行了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并初步探讨了丝状真核藻类的细胞分裂机制与繁殖方式。此外,研究还利用透射电镜对Arctacellularia、Proterocladus等化石进行了有机质壁超微结构的研究,并与现生的藻类的超微结构进行对比,为其生物属性的判定进一步提供依据。
 
             
            
                关键词
                淮南地区 刘老碑组 拉曼光谱 透射电镜 超微结构 细胞分裂
             
            
            
                    稿件作者
                    
                        
                                    
                                                                                                                        
                                    黄睿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李光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唐卿
                                    南京大学
                                
                                    
                                                                                                                        
                                    严贤勤
                                    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
                                
                                    
                                                                                                                        
                                    邱明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庞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