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千年火山活动对海洋模态的模拟研究
            
                编号:32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8:00:48                浏览:146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基于代用重建、模式模拟和数据同化资料探究了过去千年不同类型火山喷发对大西洋表层、次表层和深层海洋模态的重置和调制作用。通过开展理想性试验,对小冰期AMOC的缓慢减弱趋势以及不同时间尺度上AMOC对火山喷发的响应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对火山喷发后各大洋海的温模态及其对百年尺度冷事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0Tg和15Tg分别是赤道和北半球火山重置和调制AMV的临界值点。30Tg的火山能够对次表层海温起重置作用,而强火山只能调制AMOC的变化。火山喷发后,AMOC首先在年代际时间尺度增强,之后在百年尺度上减弱。这是小冰期AMOC长期缓慢减弱的主要原因。火山引起的冷异常通过动力作用下沉并在深海中存储百年,维持了百年尺度表面降温。虽然大西洋对冷异常的存储深度更深,但太平洋由于面积更大存储的热容量为大西洋的2倍,对小冰期百年尺度的冷事件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
                火山喷发,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海洋模态,小冰期
             
            
            
                    稿件作者
                    
                        
                                    
                                                                                                                        
                                    陈可凡
                                    南京师范大学
                                
                                    
                                        
                                                                            
                                    宁亮
                                    南京师范大学
                                
                                    
                                                                                                                        
                                    LiuZhengyu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刘健
                                    南京师范大学
                                
                                    
                                                                                                                        
                                    严蜜
                                    南京师范大学
                                
                                    
                                                                                                                        
                                    孙炜毅
                                    南京师范大学
                                
                                    
                                                                                                                        
                                    李龙辉
                                    南京师范大学
                                
                                    
                                                                                                                        
                                    石正国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覃燕敏
                                    南京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