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特大火山喷发对极地温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模拟
            
                编号:32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8:00:49                浏览:158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为了理解具有普遍意义的单次特大火山喷发对极地温度变化的净长期影响,选取过去千年最大规模的公元1257年印度尼西亚萨马拉斯特大火山喷发作为理想范例来开展基于地球系统模式CESM的模拟研究。重建资料和模拟结果均表明,北半球在萨马拉斯火山喷发后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强烈降温。北极显著降温持续16年,而南极降温仅持续2年。随着火山气溶胶逐渐消失,北极冬季出现更强的降温,而南极冬季则出现变暖。北极明显降温从夏季转变为冬季,而这种单次特大火山喷发后降温的季节性转变仅出现于高纬北极区域。研究表明,单次特大火山喷发后北极和南极温度变化和持续时间的不对称性是由于冰雪反照率反馈和与海冰变化有关的海洋-大气热交换的综合影响所导致的。
             
            
                关键词
                古气候模拟,敏感性试验,动力机制,古气候变化,火山喷发
             
            
            
                    稿件作者
                    
                        
                                    
                                                                                                                        
                                    刘斌
                                    南京邮电大学
                                
                                    
                                        
                                                                            
                                    刘健
                                    南京师范大学
                                
                                    
                                                                                                                        
                                    宁亮
                                    南京师范大学
                                
                                    
                                                                                                                        
                                    孙炜毅
                                    南京师范大学
                                
                                    
                                                                                                                        
                                    严蜜
                                    南京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