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16年中国30米分辨率水稻种植分布数据集
            
                编号:329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11:50:33                浏览:198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水稻是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长历时的中国高分辨率水稻种植分布图。本研究基于Landsat数据,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开发了一种可迁移的水稻制图方法,并以30米的空间分辨率生产了1990–2016年中国21个省级行政区的水稻种植分布图。利用从谷歌地球影像目视解译的391,659个验证样本对种植分布图进行验证,所有省级行政区上的用户精度、生产者精度和总精度的均值分别达到了88.40%、89.10%和90.26%。与1991–2016年20,759条县级统计数据对比,种植分布图平均可以解释84%的县级种植面积空间变异。本研究为监测中国水稻种植的长期变化提供了一个全面、可靠的数据集,能为粮食安全、可持续农业等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稿件作者
                    
                        
                                    
                                                                                                                        
                                    沈若缺
                                    中山大学
                                
                                    
                                                                                                                        
                                    彭琼艳
                                    Sun Yat-sen University
                                
                                    
                                                                                                                        
                                    李向前
                                    中山大学
                                
                                    
                                                                                                                        
                                    潘柏宏
                                    University of Oklahoma
                                
                                    
                                                                                                                        
                                    叶涛
                                    北京师范大学
                                
                                    
                                        
                                                                            
                                    袁文平
                                    北京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