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落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对水文因素和氮磷添加的响应机制
            
                编号:343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19:16:12                浏览:1251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人为活动特别是三峡库区周围农田氮磷施用对消落带土壤氮循环有影响。但氮磷施用如何影响水文变化下土壤氮循环仍不清楚。设置消落带野外原位氮磷添加实验,研究消落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对水文因素和氮磷添加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水文变化较氮磷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更为显著,是影响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子,(2)微生物群落中占比较高的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均利于消落带氮削,水文变化对微生物的分布格局影响较外源氮磷添加更为显著;(3)短期氮添加会促进微生物固氮作用,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对NO3-N和NH4+-N产生直接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将加深对剧烈水位变化湿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理解,为提升消落带湿地生态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库消落带,水文变化,微生物群落,土壤氮循环
             
            
            
                    稿件作者
                    
                        
                                    
                                                                                                                        
                                    李晓玲
                                    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
                                
                                    
                                                                                                                        
                                    闵齐峰
                                    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
                                
                                    
                                                                                                                        
                                    何笛
                                    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
                                
                                    
                                                                                                                        
                                    邓丹丽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杨正健
                                    三峡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