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海岸沉积环境化能自养固碳及其影响机制
            
                编号:367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09:52:04                浏览:145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研究以长江口作为典型研究区,采用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河口及近岸沉积物化能自养固碳(DCF)过程、环境影响因子以及驱动微生物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长江口及近岸沉积物DCF速率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变异特征。以硫化物为代表的还原性底物的可利用性是沉积物DCF过程的主要限制因素。携带cbbM基因的细菌是沉积物中主要的活性化能自养微生物。河口强烈的地球物理化学梯度导致沉积物中化能自养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和组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沉积物DCF速率随水体酸化程度的加剧(pH值降低0.24 – 1.47)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响应规律。气候变暖(年均增温1.5 °C)则显著抑制了滨海湿地沉积物的DCF过程,使DCF速率年均下降了21.6%。
 
             
            
            
            
                    稿件作者
                    
                        
                                    
                                                                                                                        
                                    刘博林
                                    华东师范大学
                                
                                    
                                        
                                                                            
                                    郑艳玲
                                    华东师范大学
                                
                                    
                                                                                                                        
                                    侯立军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