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黄河流域溶解硅的长期变化
            
                编号:367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09:52:50                浏览:122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摘要:硅(Si)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本文基于长期观测数据(1987~2020),剖析了气候变化、筑坝、土地利用对黄河流域DSi浓度和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Si浓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急剧下降,21世纪后趋于稳定。分析认为,80年代中期以后,降水的减少和植被覆盖的显著增加导致黄河径流减少,硅酸盐化学风化作用减弱,因此DSi浓度急剧下降。进入21世纪后,随着大气环流模式的改变,黄河暖干化气候得到缓解,硅酸盐风化作用加强;水库的生物吸收作用对DSi浓度影响较弱,因此DSi浓度保持相对稳定。黄河DSi的入海通量与渤海硅酸盐浓度自80年代中期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这可能对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产生潜在影响。
 
             
            
            
            
                    稿件作者
                    
                        
                                    
                                                                                                                        
                                    王珂
                                    中国海洋大学
                                
                                    
                                                                                                                        
                                    杨福霞
                                    中国海洋大学
                                
                                    
                                                                                                                        
                                    简慧敏
                                    中国海洋大学
                                
                                    
                                        
                                                                            
                                    姚庆祯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