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对珊瑚共生菌群结构的影响与群体感应淬灭干预
            
                编号:372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0:34:40                浏览:133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气候变暖、海岸污染等全球变化导致珊瑚礁生态系统失衡,珊瑚疾病日益严重。珊瑚疾病往往伴随着珊瑚共生菌群结构异常,其中弧菌备受关注。本团队聚焦珊瑚共生体的平衡与健康,设计室内受控实验,在弧菌感染珊瑚的同时,对弧菌进行群体感应靶向性干预。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弧菌感染可能形成不同致病机制,且均在淬灭酶干预下得到缓解:低浓度弧菌在群体感应调控下导致了更强的致病性,突破了原生菌群的定殖抵抗而形成优势菌群;高浓度弧菌由于游离态增殖形成了营养竞争而导致珊瑚共生体中的营养物质循环失衡。本研究为弧菌与珊瑚原生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定殖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为群体感应淬灭技术干预调控珊瑚细菌性疾病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稿件作者
                    
                        
                                    
                                        
                                                                            
                                    孙晓晖
                                    华侨大学
                                
                                    
                                                                                                                        
                                    叶松瑜
                                    华侨大学
                                
                                    
                                                                                                                        
                                    闫阁
                                    华侨大学
                                
                                    
                                                                                                                        
                                    周睿茜
                                    华侨大学
                                
                                    
                                                                                                                        
                                    余嘉杰
                                    华侨大学
                                
                                    
                                                                                                                        
                                    郑新庆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