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主导亚马逊平原降水的近期变化
            
                编号:37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30:04                浏览:1220次
                张贴报告
            
            
            
                摘要
                亚马逊平原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干旱趋势,导致大规模的森林退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破坏性影响。关于过去十几年里的长期干旱到底是由外部强迫还是内部变率引起,以及该干旱趋势是否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是一个存在争议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CESM2气候模式的大样本实验,我们发现太平洋年代际涛动(IPO)在过去十几年里从负位相向正位相的转变贡献了自2010年以来观测到的亚马逊平原降水长期干旱趋势的约45%(40-49%),远大于外部强迫对其的作用(约12%)。同时我们发现,利用未来短期内IPO位相转变对近期(2020-2039年)亚马逊平原降水趋势的预测进行约束,能够减少约38%的预测不确定性。因此IPO主导了最近一个年代内以及未来近期亚马逊平原的降水趋势变化。
             
            
            
            
                    稿件作者
                    
                        
                                    
                                                                                                                        
                                    刘怿
                                    中国海洋大学
                                
                                    
                                                                                                                        
                                    蔡文炬
                                    崂山实验室
                                
                                    
                                                                                                                        
                                    张钰
                                    中国海洋大学
                                
                                    
                                        
                                                                            
                                    林霄沛
                                    中国海洋大学
                                
                                    
                                                                                                                        
                                    李子光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