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扬子区海生迹相—以湘西北地区为例
            
                编号:384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3:23:27                浏览:1213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华南上志留统记录了奥陶纪末灭绝后全球首套广布的、厚层海生迹相,然而其古生物、古生态学特征以及地质意义长期未予揭示。湖南西北部上志留统小溪组沉积于风暴作用主导的开阔海环境,可将其划分为内陆棚下部、内陆棚上部、近滨底部远端至滨外过渡带,以及近滨中部至底部近端四个沉积相带。生物扰动指数及单层厚度在不同沉积相带的规律性变化表明水体能量,尤其是风暴频率控制了海生迹的发育,而潜穴直径主要受居群密度的影响。这些遗迹化石可能由一类未知的、营沉积物摄食的大型甲壳类建造。华南热带海域广布海生迹相的再现与初级生产力恢复、氧气含量升高以及奥陶纪灭绝后底栖生态系复苏密切相关。
 
             
            
                关键词
                遗迹化石,甲壳类潜穴系统,古生态,生物扰动,形态复原
             
            
            
                    稿件作者
                    
                        
                                    
                                        
                                                                            
                                    张小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王棫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