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辐射与低氧共同作用对生物演化的影响研究
            
                编号:398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7 09:45:58
                                浏览:1241次
                张贴报告
            
            
            
                摘要
                空间辐射和低氧环境可能对地球生命演化起到关键作用。研究发现地磁倒转期间地表辐射水平升高、氧气含量降低,可能影响生物群体的演化。因此,为进一步阐释空间辐射与低氧共同作用对生物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款微流控芯片夹层像素阵列组合探测器,并选择可在低氧环境生存的真核生物纤毛虫作为样本,在利用微流控芯片分隔、培养每个纤毛虫的同时,可探测微米尺度入射带电粒子的通量和剂量分布。结合单细胞组蛋白修饰技术,进而探究辐射与低氧共同作用下生物基因组内稳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该探测器已进入地面测试和标定实验阶段,计划安装于空间站或返回式卫星,有望为理解空间辐射与低氧共同作用对生物演化的影响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
                空间辐射,生物演化,低氧,像素阵列探测器,微流控芯片
             
            
            
                    稿件作者
                    
                        
                                    
                                                                                                                        
                                    贺鹏志
                                    山东大学
                                
                                    
                                        
                                                                            
                                    贾向红
                                    山东大学
                                
                                    
                                                                                                                        
                                    陈晓
                                    山东大学
                                
                                    
                                                                                                                        
                                    李宸仪
                                    山东大学
                                
                                    
                                                                                                                        
                                    杨娟
                                    山东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