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状藻:稻田汞循环的重要参与者
编号:399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6:19:05 浏览:32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5: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5] 主题5、环境科学 [S5-2] 主题5、环境科学 专题5.10、专题5.9(18日下午,308)

暂无文件

摘要
稻田是一个汞敏感生态系统,其较高的汞甲基化潜力和水稻甲基汞富集能力导致“稻田汞”问题突出。稻田富营养化促使藻类爆发,其介导的稻田土壤汞甲基化和生物汞富集还未有了解。基于此,本研究于汞矿区开展了一系列野外调查和模拟实验,形成了几个主要发现:1)大型藻是稻田重要的临时汞库;2)藻生长能够吸引大量汞甲基化微生物栖息,并形成藻-水界面藻-粘土-胞外聚合物(EPS)共聚物;5)藻形成的团聚体是上覆水重要的有机碳库和活性汞库;6)藻类密度升高能够降低不同土层甲基汞和分蘖期水稻组织总汞含量;7)藻类生长抑制了水稻根系对甲基汞的富集,促进了甲基汞从根系向稻米的转运,抑制了甲基汞稻壳向稻米的转运;8)水稻根系残留和藻类腐解均促进了稻-旱轮作土壤和蔬菜甲基汞含量,而藻类腐解促进能力更强;
 
关键词
稻田,汞,藻
报告人
尹德良
副教授 贵州大学

稿件作者
尹德良 贵州大学
何天容 贵州大学
罗光俊 贵州大学
吴珊珊 贵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