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多点引射式低气压尘卷风研究装置研制
            
                编号:407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7:07:20
                                浏览:1341次
                快闪报告
            
            
            
                摘要
                      火星表面频发的尘卷风现象给探测任务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风险,建立火星低压尘卷风地面模拟装置是开展火星探测器极端环境下可靠性研究和测试的必要条件。本文介绍了一种由模拟舱和多点引射器组成的火星尘卷风模拟装置。该装置可研究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尘卷风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模式,实现火星尘卷风0-50m/s的速度波动和100-1500pa的压力变化,从而满足模拟火星大气条件的关键标准。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分析了模拟尘卷风的特征,考察了沙尘颗粒与气流耦合后的流场特性。观测到的尘卷风流场与Vatistas涡旋非常相似。通过对实验模型、模拟模型和理论模型的比较,发现模拟尘卷风的内部流场特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该装置对进行火星探测器相关的模型实验有巨大的潜力,并为未来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提供了重要支撑。
 
             
            
            
            
                    稿件作者
                    
                        
                                    
                                        
                                                                            
                                    李丽芳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陈赟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郭朋真
                                    哈尔滨工业大学
                                
                                    
                                                                                                                        
                                    武中臣
                                    山东大学(威海)
                                
                                    
                                                                                                                        
                                    张存儒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