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螺山-汉南段沿岸重金属风险评价及源解析
            
                编号:410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21:44:40                浏览:129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湖北长江螺山-汉南段沿岸属于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其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影响地区物种保护与长江生态安全。系统采集该段两岸及江心洲表层(0~20cm)、深层(50~200cm)土壤样品,开展重金属风险评价及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Cd、Cr、Cu、Hg、Ni、Pb、Zn元素含量均值超湖北省背景值(1990年),且表层土壤元素含量高于深层。两岸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由远岸向近岸处递减,江心洲含量则由洲缘至洲心先增后减,且汛期淹水后重金属元素含量洲缘处减少,近洲心处增加。地累计指数显示,沿岸土壤Cd以中度污染为主,其余元素多为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Cd、Hg分别处于强度、中度潜在生态风险,其余元素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基于主成分和PMF源解析,两岸土壤Cd主要来自自然地质背景,其余重金属元素自然地质背景与人为输入来源占比相当;江心洲土壤As、Cd、Cr、Cu、Ni、Zn元素主要来自自然地质背景,Pb自然地质背景及工农活动双重来源的贡献占比相当,Hg主要来自船只燃油燃烧排放及人类农业活动。
 
             
            
                关键词
                长江沿岸;螺山-汉南;重金属;风险评价;来源分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