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富营养化管理对长江流域湖泊藻华强度的影响
            
                编号:413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21:52:41                浏览:135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内陆淡水湖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是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的世界性问题。长江中下游许多湖泊出现了藻华现象,导致水质恶化,湖泊生态服务功能受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确定发生水华的湖泊,包括其发生频率、范围和时空变化。我们利用最近的Landsat遥感数据(1987-2021)评估了MLYR(湖泊面积>10 km2)湖泊的面积藻华百分比(ABsP)、藻华事件频率(ABsF)和藻华频率百分比(ABsFP)。通过相关分析和boosting回归树分析,揭示了气候变化与ABs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MLYR相比,所有湖泊(>10 km2)的ABsP减少了72%,而平均ABsP和最大ABsP分别增加了3%和5%。而ABsP的均值和最大值主要出现在超大型湖泊(500 km2)。研究表明,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主要集中在小湖泊(50 km2),而超大型湖泊(500 km2)的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很少。我们的发现还强调了控制营养物质排放以抵消气候变化引起的影响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在超大型湖泊中。
             
            
            
            
                    稿件作者
                    
                        
                                    
                                                                                                                        
                                    王思梦
                                    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秦伯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