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降水加速的极高海拔区滑坡变形
            
                编号:422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5 09:14:09                浏览:133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经历多年>1米大变形后,5500米海拔的Chamoli冰岩斜坡在2021年失稳形成灾害链,破坏了10千米外的2座水电站、导致约200人死亡/失踪。在极高海拔山地,卫星遥感可能是大范围地研究类似Chamoli 大变形滑坡的唯一手段。但现有的监测方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妨碍了对类似滑坡变形成因、过程的理解。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实现了对Chamoli滑坡灾前变形的可靠观测,发现Chamoli冰岩体在2013至2020间变形>80 m;其中2017、2018夏季变形异常高,可能与这两年的夏季异常高温、降水有关。其可能机制是:高温降低了该冰岩体的力学强度,而极高海拔山区的冰是胶结岩体、对抗重力的主要物质;2.冰体局部融化会增加斜坡体渗透性,使(比冰更高温度的)降水更易入渗,增加孔隙压力和加速冰体的融化。
             
            
            
            
                    稿件作者
                    
                        
                                    
                                        
                                                                            
                                    杨文涛
                                    北京林业大学
                                
                                    
                                                                                                                        
                                    田静
                                    北京林业大学
                                
                                    
                                                                                                                        
                                    方建
                                    华中师范大学
                                
                                    
                                                                                                                        
                                    许冲
                                    应急管理部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吴吉东
                                    北京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