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达性目标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
编号:474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5-13 17:30:08 浏览:488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19(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8] 主题8、人文地理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暂无文件

摘要
“可达性”作为衡量人们获取资源机会的手段,量化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相关的可达性目标进展对于监测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和评估地区可持续发展潜能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构建了可达性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价体系,将其聚类于资源、教育、医疗、经济、平等和交通六个维度,对2000-2020年中国省级可达性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探索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各维度间目标的耦合发展能力,最后定量分析影响16个SDGs发展进程的主要维度。结果表明:2000-2020年六个维度的可达性目标得分在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但空间差异明显,整体表现为东部发展优于西部,而西部发展快于东部。随着各维度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到达较稳定的协调状态,各省的可达性目标发展速度逐渐放缓。此外,经济维度的可达性目标的发展是影响16个SDGs的首要维度,其次是资源和医疗维度,交通维度的可达性目标发展对16个SDGs发展的影响最小。该研究可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的视角,助力中国乃至全球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关键词
可达性,时空变化,耦合协调度,SDGs
报告人
周婷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稿件作者
周婷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黄春林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