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金矿带偏岩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编号:48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0:49:03                浏览:134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偏岩子金矿床位于大渡河金矿带南段的康定地区。矿体主要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细晶白云岩和富藻白云岩之中。矿床成矿过程分为金-黄铁矿-石英(Ⅰ)、金-氟镁石(Ⅱ)、金-硫化物-氟镁石(Ⅲ)和白云石-白云母(Ⅳ)4个阶段。Ⅰ阶段发育含石盐流体包裹体组合和纯CO2包裹体组合,成矿流体具有高温(347.4℃)、高盐度(34.1 %)、高密度(1.04 g/cm3)特征;Ⅱ、Ⅲ阶段发育富H2O相和富CO2相CO2-H2O包裹体共存的组合和纯CO2包裹体组合,成矿流体具有中温(Ⅱ:275.7℃;Ⅲ:270.9℃)、低盐度(Ⅱ:2.93 %;Ⅲ:2.97 %)、低密度(Ⅱ:0.689 g/cm3;Ⅲ:.678 g/cm3)特征。综合地质特征,本文认为成矿流体来源于地幔,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剧烈波动,发生了流体不混溶作用,导致了Au的沉淀。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偏岩子金矿床,大渡河金矿带
             
            
            
                    稿件作者
                    
                        
                                    
                                                                                                                        
                                    宋明伟
                                    成都理工大学
                                
                                    
                                        
                                                                            
                                    彭义伟
                                    成都理工大学
                                
                                    
                                                                                                                        
                                    张焱
                                    成都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