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荒漠地区大规模光伏电站选址适宜性及生态建设模式分析
编号:59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12:46 浏览:48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1: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S11-3]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专题11.3、专题11.4(19日上午,204)

暂无文件

摘要
当前,全世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规模和增速正在持续扩大。荒漠地区因其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相对低的土地利用率,成为规模化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理想场所。然而,该地区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规模化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和潜在环境风险需高度重视。基于此,本研究以实地调研的沙漠光伏电站为案例,分析了现有生态建设模式及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并在中国荒漠地区进行应用。该模型重点强调了光伏电站开发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排除可能导致较大环境破坏的高植被覆盖区域和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并充分考虑沙质、砾质荒漠等不同地表类型的差异。结果显示,荒漠地区作为大规模光伏电站的建设适宜性普遍较高,研究区域中69.3%的地区属于一般适宜及以上级别,青藏高原和砾质荒漠地区的太阳能开发潜力最大,砾质荒漠相比沙质荒漠更适合作为大型光伏电站的开发地点。中国荒漠地区蕴藏着每年47~109.8 PWh的发电潜力,是2022年中国全社会和全球用电需求的5.4~12.7倍和1.7~3.9倍。采取人工生态建设的光伏电站能够带来更显著的植被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如果植被覆盖度提升至50%,将提供820~950万美元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7.1~8.3倍)。现阶段沙漠光伏电站存在生态建设措施不完善的问题,主要影响因素为地表、政策、水资源、生态建设成本等。生态建设所带来的生态恢复和巨大生态价值提升值得重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政策引导。研究为荒漠地区大规模光伏电站的空间规划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技术路径,对实现太阳能电站与脆弱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光伏电站,荒漠生态系统,生态建设,生态价值,电站选址优化
报告人
王伊蒙
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稿件作者
王伊蒙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柳本立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