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区不同恢复年限栓皮栎群落碳特征及固碳潜力研究 —以淅川县为例
编号:60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5 20:28:05
浏览:32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西南岩溶连片区分布最北部的河南省淅川县岩溶区为研究区域,以“时间代替空间”方法选取不同恢复年限(20a、28a、35a、40a、53a、70a)栓皮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实验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发现淅川县岩溶区栓皮栎次生林群落碳密度为112.23t/hm2—197.09t/hm2;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群落碳密度增加,逐渐高于全球森林碳密度(161.1t/hm2),但是低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碳储量(258.82t/hm2);群落年固碳量较大,但植被与土壤年固碳速率会随着恢复时间增加而降低。本研究成果对解决区域碳储量的准确计算、碳汇能力估算以及区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岩溶区、次生林、恢复年限、碳储量、固碳潜力
稿件作者
刘双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陈新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徐子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崔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刘玉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