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机器学习的三维城市形态对碳排放影响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编号:6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09 10:38:51 浏览:37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4: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8] 主题8、人文地理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S8-3] 主题8、人文地理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专题8.4、专题8.9(19日下午,109)

暂无文件

摘要
城市是减少碳排放及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战场,其形态特征为碳排放的重要驱动因素。既有城市形态的碳效应研究更多针对二维平面,少有研究基于三维城市形态特征制定精细化的减碳策略。本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首次纳入建筑间遮挡等三维形态指标与街道拓扑结构,运用随机森林和可解释性算法揭示城市形态对排放的贡献,并采用地理随机森林提出空间精细化的减排策略。主要结论包括:微观尺度下,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贡献超过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等传统解释因素;天空视域因子显著影响排放;垂直高密度开发与高排放相关联;确定了碳减排最优三维城市形态参数值。根据局部主导影响因素,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四类,并为每类提出针对性低碳建议。
 
关键词
城市形态,碳排放,机器学习,边际效应
报告人
蔡萌
讲师 武汉大学

稿件作者
蔡萌 武汉大学
田鹏 武汉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