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区棺椁木材树种鉴定及其树木年代学研究
编号:78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3:22:06 浏览:33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9:5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S1-8]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专题1.3、专题1.15(20日上午,302)

暂无文件

摘要
利用考古木材与现代木材拼接是建立树轮长年表的重要途径,为我们理解古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中国东南部,作为经济和人口中心,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该地区的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均有所上升。因此,加强对该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对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然而,该地区老树资源匮乏,多数树轮年表不足200年,限制了对该地区过去气候变化的理解。本研究在江苏省常州市和连云港市的7个采样点采集了339块唐宋至明清时期的棺木样品,进行了木材解剖、树种鉴定以及早晚材宽度和蓝光强度的测定。结果表明杉木和马尾松是制作棺椁的主要树种,其中81%的棺木样品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19%的样品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基于3个棺木的13条序列,我们建立了唐宋时期309年的树轮宽度浮动年表。此外,我们还以单个棺木为单位,分别建立了14个明清时期的杉木年表和5个马尾松全轮、早材、晚材宽度以及蓝光强度年表。其中全轮宽度变化具有最好的一致性和较高的气候敏感度,对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潜力,然而由于明清时期木材贸易的发达,这些木材可能来源于长江及其支流的杉木盛产地,并通过贸易运送到江苏地区,不同的棺木的全轮宽度年表难以交叉定年。未来还需开发更多指标(例如树轮同位素)进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杉木;树木年轮;树木年代学;树种鉴定
报告人
梅泽鹏
博士研究生 福建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梅泽鹏 福建师范大学
方克艳 福建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