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2100年中国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的特大干旱和洪涝事件演变研究
编号:79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3:22:11 浏览:34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0:3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S1-8]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专题1.3、专题1.15(20日上午,302)

暂无文件

摘要
柴达木盆地(Qaidam Basin QB)和河西走廊(Hexi Corridor HXC)的千年尺度水文气候重建表明,20世纪两个地区的湿度变化趋势显著不同;且目前尚不清楚当前湿度状态是否在长期气候背景下异常,以及年代际尺度的特大干旱和洪涝事件在这些地区的演变规律。本研究利用先前发表的历史水文气候重建数据,结合了基于模型的未来湿度模拟数据,评估了长期气候背景下(即455-2100年)过去、现在和未来两地的湿度异常,并研究了特大干旱和洪涝事件的演变特征。与QB相比,HXC的水文变率更高,更易发生严重且持续时间长的特大干旱和洪涝事件。QB的特大干旱主要发生在较低温度的小冰期(1200-1800年),而HXC的特大干旱主要发生在温度较高的中世纪气候异常期(800-1200年)。我们使用SiZer (Significant Zero crossing of derivatives)和TOE (Time of Emergence) 分析最近湿度变化的开始时间以及持续超过自然变率阈值的时间。结果表明1950年以来,QB出现了显著的湿润趋势,这一趋势在1975年超过了自然湿度变率范围。HXC从20世纪初出现干燥趋势,自20世纪末开始变得更湿润,其变湿趋势可能在2032年超过该地区自然湿度变率范围。另外我们的结果还表明,两个研究区的特大干旱和洪涝事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考虑到河西走廊(HXC)过去水文变率比柴达木盆地(QB)更高,我们的研究推断未来极端年代际水文事件更有可能发生在河西走廊地区。
关键词
特大干旱,年代际,湿度重建,树轮
报告人
徐贺年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稿件作者
徐贺年 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王江林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