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青藏高原气候的多百年际变率
            
                编号:83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3:31:08
                                浏览:122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古气候代用资料揭示多百年尺度气候变率在全球各地普遍存在。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扰动较为敏感,是研究气候变率的关键区域。随着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深入和古气候模拟的发展,大量古气候代用资料及模拟资料可以被用于研究气候低频变率。本文分析了高原地区近1000-2000年的多源降水、温度、河流流量、冰川等古气候重建数据和9个耦合模式的全新世模拟数据。结果表明,代用资料和模式模拟均显示高原气候存在显著的多百年际变率,集中在100-300年周期。河流流量与冰川变化存在类似频谱分布。这种多百年气候变率可能与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多百年自维持振荡有关,可能是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直观体现。本研究将为全新世气候研究和未来长期气候预测提供关键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青藏高原;多百年际气候变率;全新世;大西洋经向翻转流
             
            
            
                    稿件作者
                    
                        
                                    
                                                                                                                        
                                    姜伟男
                                    广东海洋大学
                                
                                    
                                                                                                                        
                                    阿则日呷
                                    广东海洋大学
                                
                                    
                                                                                                                        
                                    黎鑫栩
                                    广东海洋大学
                                
                                    
                                                                                                                        
                                    陈子恒
                                    广东海洋大学
                                
                                    
                                        
                                                                            
                                    曹宁
                                    广东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