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消期以来南海南部沉积物来源演化及其对化学风化的控制
            
                编号:94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0:27:30                浏览:135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南海南部地处低纬热带地区,发育除极地以外面积最大、坡度最小的浅水大陆架——巽他陆架,在冰期暴露成为宽广的陆地,是研究低纬物质循环、气候变化乃至全球碳循环等科学问题的天然实验室。本研究选取巽他陆架周边岛屿河流和陆坡钻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开展沉积物碎屑组分的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并与前人已发表的南海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自末次冰消期以来,随着海平面不断升高,南部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岛屿物质贡献逐步减少,而北部陆地大河(例如湄公河等)和巽他陆架表层沉积物的贡献量逐渐增加,沉积速率也逐步减小。易溶元素指示的冰期化学风化增强实际上是海平面变化导致的物源转变和入海沉积物通量增大所造成。
             
            
            
            
                    稿件作者
                    
                        
                                    
                                        
                                                                            
                                    陈俊飞
                                    同济大学
                                
                                    
                                                                                                                        
                                    李超
                                    同济大学
                                
                                    
                                                                                                                        
                                    GalyAlbert
                                     France; CNRS; UMR7358; Université de Lorraine; Nancy;CRPG
                                
                                    
                                                                                                                        
                                    杨守业
                                    同济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