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鲇鱼”诱发降雨滑坡数据库的构建及分析——以浙江南部山区为例
编号:11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9-10 15:11:17 浏览:4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滑坡是降雨诱发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Webster et al. 2005, Emberson et al. 2021),沿海地区受台风灾害的影响愈发严重(Niu et al. 2011)。据统计,90%的滑坡由降雨诱发(Xu et al. 2019)。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作为台风登陆的主要地带(Li et al. 2022),常因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Lin et al. 2025)。
2016年9月28日,浙江受台风“鲇鱼”的影响,发生强降雨事件,诱发了多处滑坡,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省内受灾人口达76.24万人。本文以浙江省南部山区(总面积4019.14 km²)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结合Google Earth平台的三维地形模型和亚米级分辨率光学影像进行详细的筛查验证,共识别出1315处滑坡,并建立了相应的滑坡数据库。结果显示,滑坡总面积为2.52 km²,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63%。滑坡规模以小型为主,且大多数为浅层土质滑坡。空间分析表明,滑坡在空间上呈分散分布,滑坡点密度约为0.33个/km2,最大滑坡面积密度约为1.77%, 73.23%的区域LAD值小于0.06%,93.36%的区域LND小于1.3个/km²。滑坡分布明显受地形、岩性及人类工程活动控制,在山区及水体附近较为集中。
本研究构建的浙江南部山区台风诱发降雨滑坡数据库,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有助于提升应急响应的效率和科学性。未来可以基于本数据库,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深入开展滑坡孕育机制和危险性评价、预警等研究。
 
关键词
降雨滑坡;滑坡数据库;台风;浙江南部山区
报告人
杨文慧
学生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稿件作者
许冲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杨文慧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9月19日

    2025

    09月21日

    2025

  • 09月08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9月21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河海大学
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与地理信息专业委员会
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图工作委员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制图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江苏省流域地理空间智能工程研究中心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