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场所(Place)作为由人类经验、记忆与情感赋予意义的空间单元,深刻影响居民行为模式、经济活动格局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场所进行量化表达与制图,不仅有助于揭示城市空间人地关系机制,也是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技术环节。尽管测绘与遥感技术已实现物理空间的精细化建模,但在社会语义表征与制图方面仍显不足。为此,本研究提出一套融合多模态空间数据的场所社会语义制图框架。框架综合利用 POI(兴趣点)、居民画像、街景图像与手机信令 OD 数据,借助大语言模型提取场所的社会语义信息,并通过特征粒度对齐实现多模态空间信息与语义信息的融合与增强,从而支持场所的表征与语义识别。以深圳为例,研究识别并绘制了“邻里互动”、“商务消费”、“知识生产”、“旅游文化”等八类核心场所。结果表明,场所地图不仅展现场所社会内涵的分布特征,也揭示了城市空间中场所的叠加、多样化与区域化格局。本研究的方法框架为利用 AI 与多模态空间数据开展社会空间表征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场所语义地图,能够在抽象的社会空间内涵与精确的地理位置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为拓展泛地图类型和深化城市场所认知提供了新的视角。
09月19日
2025
09月21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