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领域知识的专题地图要素分类分级研究——以人口制图为例
编号:15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9-10 15:17:01 浏览:1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海量统计数据对专题地图的数据表达提出了更高要求。数据分类分级作为影响专题地图质量的核心环节,其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数据信息的传播效能。当前制图实践中,分级方法与断点选择对地图可视化效果影响显著,若选择不当,容易掩盖关键数据趋势,导致信息误读。然而,系统性的分级指导体系仍较为缺乏,尤其在面对陌生领域时,制图人员常难以准确把握研究核心、筛选合适指标,并从庞杂的领域知识中提取有效内容。若未能充分融入领域知识,易使地图的可信性与专业性下降,难以支撑专业应用与研究。

         因此,本研究基于对所收集图集分级统计图内容系统分析,选定人口学领域作为实践对象,以人口制图为例,探索基于领域知识的专题地图要素分类分级方法。首先,构建地图视角下的人口领域知识体系,梳理领域中能支撑分类分级的核心知识,形成知识架构指导后续研究;其次,建立以人口密度为代表的人口学指标与分级方法之间的适配关系,构建多尺度人口密度分级系统及相应方法论;最后,进行分级方法论驱动的人口分布分级统计图可视化设计,将分级结果转化为科学精准、领域赋能的可视化表达。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以地图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30余部地图集内容结构,按“分级指标—分级统计图名称—所属图幅—所属子图组—所属图组—所属领域”六级体系对分级统计图进行结构化处理,建立分级指标池,选定人口研究领域,聚焦人口自身发展,融合地图集与人口评价知识,构建地图视角下的人口学领域知识体系,将其分为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等六大类内容。

      (2)系统梳理人口密度分级相关领域知识,构建包含地理规律依据、政策标准依据、地图集案例依据、学术研究依据4部分的分级依据库,从中提取关键断点与分级逻辑,提出领域知识和数据分布特征相结合的分级体系,克服单纯数据驱动导致领域解释性不足的问题,实现从数据预处理到地图生成的多尺度(全国-省域-市域)全流程分级设计。

      (3)基于人口密度数据的分布特征以及视觉感知规律,设计单色渐变与多色渐变两种配色方案,分别适用于单一密度梯度强调和跨密度区间区分等多种制图情景,有效融合地理规律与视觉认知机制。通过系统对比与制图实验,检验配色方案在视觉层次、语义符合度及读图效率方面的表现,最终形成了一套兼具科学性、解释力和视觉可用性的分级配色体系。
关键词
分级统计图,人口密度,分级方法,领域知识
报告人
丁子惠
研究生 郑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稿件作者
丁子惠 郑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甄文杰 郑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9月19日

    2025

    09月21日

    2025

  • 09月08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9月21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河海大学
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与地理信息专业委员会
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图工作委员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制图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江苏省流域地理空间智能工程研究中心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