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Frame:具有估算最优样本量和预测制图精度能力的遥感制图采样框架
编号:1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9-10 13:34:17 浏览:1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在大尺度地表覆盖制图项目中,明确训练样本量与分类精度的定量关系,对于精度潜力评估和采样成本优化至关重要。尽管有限样本稳定分类理论表明,验证精度 随样本量 增加将逐步趋于稳定的上限 ,但地表覆盖领域中目前尚缺乏对该过程的定量刻画。对此,本研究提出了有效信息增益累积的分析框架,在理论和实验层面证明了:在无偏采样(样本累积顺序在空间上无依赖)下, 遵循Scaling Law关系,即 。基于FAST、CoastTrain和LUCAS三套代表性的大尺度样本库,我们在四种机器学习模型上系统验证了Scaling Law在多种场景中的有效性和稳健性。研究主要发现包括:(1)现有样本库的样本量不足以支撑模型达到其理论上限。以Random Forest和XGBoost模型为例,三套样本库的精度仍具有4%以上的提升空间,然而实现该提升需要的样本量达现有规模的 倍;(2)在无偏采样下,Scaling Law可用于采样早期的精度预测。仅在不到2%的样本量的采样初期,即可准确预测全部样本量下的Random Forest的最终精度(预测误差<3%)。此外,优先构建验证样本库可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3)无偏采样是早期预测的必要条件,当前广泛采用的随机单元采样和顺序单元采样由于引入空间依赖性,难以有效拟合Scaling Law;(4)提升模型复杂度能在维持Scaling Law的增长速率的同时,有效提高精度上限和早期预测准确度。本研究对全球范围内大尺度地表覆盖制图项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建议未来采取优先构建验证样本库,实施无偏采样,并选择复杂模型的策略,以实现高效的精度预测和资源优化。
关键词
遥感制图,定标律,精度预测,高效采样
报告人
廖远鸿
博士生 清华大学 地球系统科学系

稿件作者
廖远鸿 清华大学 地球系统科学系
白玉琪 清华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9月19日

    2025

    09月21日

    2025

  • 09月08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9月21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河海大学
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与地理信息专业委员会
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图工作委员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制图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江苏省流域地理空间智能工程研究中心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